热门推荐
从头“蓝“到尾,你跟我说这是满江”红“?
2024-09-19 19:29

看到前面好几篇评论,都说的有理有据,非要有人杠水军,那你杠你对。

我就是被这个电影气了一晚上,忍不住要吐槽:剧情混乱,毫无逻辑,人设讨人厌,配色压抑,内核空洞,这些都是硬伤。

只能说我对这部电影期待太高了,期待越大失望越大。

幸好没有大年初一去看《满江红》,不然我会评为今年最冤种事件。

文章首发公众号:大野君(id:yuyemeizi)

看完这部电影,三四天了,我都保持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里,有失望,有生气,有委屈,有悲凉,还有被膈应到的如鲠在喉,无法用三言两句讲清楚。

所以必须整理一篇影评,好好说说看:为什么我无法喜欢《满江红》。

1

从创作的角度

首先是最直白的一个理由:这部电影没有诚意。

因为它算不上是张艺谋拍的,充其量算是挂了一个名字。

看到一个《满江红》的宣发视频,一行人接受媒体采访,小岳岳和沈腾突然爆料说:当时拍着拍着下了很大的雨,导演说不拍了,所有人都回去了,后面是他们几个人自己拍的。

当时我以为他们在开玩笑,看了电影后我相信是真的:只有前半段才有张艺谋的影子,后半段就是开心麻花儿。

| 毫无色彩冲突

我们知道,张艺谋是个人风格强烈的、喜欢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,他的电影常常用大面积的颜色渲染、光影、明暗的对比来象征人物性格、心理和立场,甚至一部电影就有一个主色调。

比如《黄金甲》里面象征皇权的金黄;《红高粱》里代表生命力的大红;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里欲望的红与不见天日的黑;《影》的黑与白的融合,还有《英雄》里不同派系的人物,穿不同颜色的衣服。

《满江红》一开篇,暗沉沉的深蓝色,密不透风的大院、曲曲折折的回廊,极致压抑、阴霾的氛围感,都很张艺谋,这些代有隐喻的布景、配色,让人很期待接下来的红蓝撞色对比,明暗光线的冲突,还有正与邪的反转和对立。

但是,整部电影从头“蓝”到了尾,除了后半段把整体色度调亮了,补了几个自然光的镜头,没有任何色彩的冲突。

那你开场整那么阴郁的调子,是想要“先扬后抑”吗?这就感觉音乐家一开场就调儿起高了,后面就不停的降调、降调,整首曲子已经没法再听。

整场戏,整整159分钟,都在一个大院子里拍摄完成,没有一个视线开阔的广角镜头(如果你非要把墙外士兵站岗的几个镜头算进去),这可称得上是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里,在场景、服道化、灯光上面最拉跨的一部。

| 框架结构混乱

这原本是一部史诗级的正剧,前半段的整体基调很沉,中间色调变明媚起来画风逐渐转成轻喜剧,结尾放飞自我之后又开始转回正剧,开始上价值。

怎么说呢,两种完全相反的画风要强行融在一起,先天和后天的架构不协调。这就类比在一个本来是刚硬方正、到处是回廊和夹角的迷宫里跳圆舞曲。

本来这种格局的电影,开场又是这种布景,应该用一种排兵布阵、逻辑严明的叙事结构,类似谍战片风格。

但是《满江红》更像是一条层层包裹的“千层饼”,剧情走向就是撕开一层又一层的抖包袱,你也不知道它在第几层抖出线索、抖出关键人物、抖出大结局,活像老太太放在犄角旮旯里的藏银币的祖传小包裹,抖抖嗦嗦不到最后一刻你都不知道里面还藏着什么宝贝。

剧情的走向就像是拆一盒大大卷,来多少人物都可以塞进去,就算线索稀碎,铺垫又长又乱,也可以绕回来,到中间这个电影已经没法看了,后面只能靠猜,前后没有逻辑也没关系,反正可以靠一次又一次的反转把故事圆回来,用一段又一段戏腔把断裂的剧情接起来,没人去考虑这个有没有合理性。

2

从演员的角度

第二个不喜欢的理由,演员凌驾于角色之上,加戏加过头。

而且他们改戏的逻辑,不是按照剧情的合理性、人物的饱满度来改的,至少符合三个基本点:

1,易洋千玺是不可能演一个反派的,就算前面再邪,最后都得正回来。

2,女主角必须露脸多,露肩多,戏份足,就算是死,也要死的壮烈。

3,沈腾是不可能只演一个喜剧小人物的,要担当一部正剧男主角的戏份。

最后那个结局,微博上这个博主说出我想说的,这个改动除了给易洋千玺反水立人设,我想不出什么别的理由。

整部戏里最自然的张译,戏份改动不大,没那么突兀,演的也入戏,但是最后强行被降智和武力值,被一个带着手铐的柔弱女子用短刃单杀.......那一幕,除了给女演员立人设,我也想不出什么别的理由。

除此之外电影里还能听出来,有些带有演员个人意愿的台词,

当你把这句话对照这个演员本人,会觉得没问题甚至有点好笑,但是当你把这句话安到这个故事人物身上,放到那个时代背景里,就会发现非常不合理,甚至驴唇不对马嘴。

比如;

沈腾问小岳岳:可否借你的“背景”一用?

小岳岳正对着大荧幕的观众说:我没有什么“背景”,我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所得。

画外音太明显了,知道小岳岳和德云社的观众都爆发出会意的笑声。

比如:

沈腾很贸然去问那个艺妓:你和金人睡,跟和别人睡有什么区别没有?

这句话真的,你是在侮辱观众?还是在侮辱导演?还是你都想侮辱?

这话不管放古代现代,不管你们演什么关系,都显得油腻、多余,而且极度不尊重人。

我甚至怀疑后面沈叔叔和女演员那一段毫无cp感的感情戏,是为了圆这句台词硬加上去的,“我看你就是吃醋了”尬的不行,这两个人强行拥抱的戏份像是两个兄弟在抱拳拍肩。

沈腾和易洋千玺两个人的对手戏,毫无情感互动,那段用脚踹沈腾的戏,真是下死劲儿在踹啊,我在看这段的时候,都在想他们多少带点私人恩怨吧?

后面易洋千玺查案,不审问、不上报,直接把一个级别比他高的将军嘎了,有人上去打小报告说,孙均这个人“公报私仇”,这真的不是在戏里阴阳对手吗?

他们虽然是在演亲戚,但是更像是仇家。

当演员凌驾在角色之上,台词魔改剧情,也没有好看的场景,那我们观众看什么呢?看了一部2个多小时的古装剧本杀,甚至最后还带我们温习一遍课文。

如果这部戏,就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想要拍一部轻松搞笑、诙谐幽默的轻喜剧也不是不可以,春节档上一部贺岁片就是合家欢图一乐。

但是你们为什么要带岳飞???为什么要叫《满江红》????

3

从精神内核的角度

《满江红》是我印象里,看过的最生气的一部戏。

它是那种经不起细思,经不起推敲,一旦细细拆分下来,就越想越气,越气越委屈,到最后竟然以一种无可名状、难以表述、悲愤交加的心情收尾。

张爱玲有句形容也很贴切:如同一袭华丽的袍子,里面爬满了虱子。

我真的想了很多天,我为什么会这么生气?说实话,剧情人物场景这些硬性条件,都顶多是让人失望而已,真正让人难以忍受的,还是这部戏里传递的内在价值观。

这是我难以包容的第三点理由:它其实和岳飞毫无关系,却一再吃古人红利。

我不想用玩笑的态度来写这段话,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岳飞,《满江红》也是千古一绝的好词,不需要你按头,我们都会背。

但是我喜欢岳飞的《满江红》,关你电影《满江红》什么事?

你们传播的岳飞的遗言,也和岳飞真正的遗言八竿子打不着。

岳飞被害前,风波亭里写下八个字;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!

这八个字什么意思?

这是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,是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是我做事遵循的是天地间的法度,而非人世间的纲领。

对上,昭然于天,对下,无愧于地。这浑然于天地间的一股浩然正气,才是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的岳将军,他写下这八个字,就意味着他遵循的是天道,做事不是做给世人看的,无论后世如何评说,天地间自有法度判决。

人生如一场大戏,《红楼梦》里说天地生人,有大仁大恶两种人,大仁者,则应运而生;大恶者,则应劫而生。朝朝代代皆是如此。秉正气而生的人,为阳;秉邪气而生的人,为阴,他们天生相克互相制衡,但正因如此阴阳两极才能生生不息。岳飞和秦桧,就是一阳一阴的自然抗衡。

岳飞在生命最后,说出这八个字,境界是相当高的。

我不由得想象岳将军在行刑前,心里应该想的是,“天地昭然,我岳飞今生使命已完成,生死何惧?来去无悔。”

他遵循的是天道。

再然后,是人道。

是“公道自在人心”,是“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”,是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”。

我很喜欢《琅琊榜》这部剧,同样是将领被判,回国复仇,它拍出了恢弘史诗的大格局。

随便一句台词放出来,都吊打这部戏。

禁军统领蒙挚虽然不知道当年旧案内情,但依然相信赤焰军的为人不可能会叛变,当梅长苏因为不想把蒙挚拉下来,让他不要参与时。蒙挚说:忠义在于心,不在于名。

言豫津虽然看不穿梅长苏扶持的人到底是谁,但是他说出这一句台词:朝局难测,我们大家的命运又会如何,都难以预料,但是唯有把握:此心而已。

当老皇帝冷笑着说出“这天下是朕的天下,还是他萧景禹的天下啊?”梅长苏厉声说的那一句台词:“天下,是天下人的天下。”

老皇帝不肯认错,静妃对他说的那一段台词:可即使是天子,总也有些做不到的事,比如您影响不了天下人良心的定论,改变不了后世的评说,也阻拦不住在梦中向您走来的那些旧人。因为真相,真相原本就是如此。

我在看《满江红》时,脑子里一直浮现这些台词,真不是什么捧一踩一,不同价值观,传递出来的能量层级不一样,能量级别高的作品一路长红、十年不衰,能量级别低的作品就算一开始火爆,后面也会口碑扑街。

这部电影已经口碑扑街,看到这样的微博热搜,我觉得写什么“天道”、“人道”真的是浪费口舌。

他们竟然连“靖康耻”都能断句成“靖,康耻”,竟然用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”来为自己辩护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部戏可以拍成这样。

这部戏,还有真正让我觉得荒诞的点。

全军复诵《满江红》,士兵们一开始知道是岳飞的诗,都噤若寒蝉不敢读,直到军令如山的命令强压下来,才从细如蚊蝇到声如洪钟。

写出这种剧本的人,就算把这首诗再背诵一百遍,也不能理解岳飞遵循天道的真实含义的,只有不知天道自有法度,不信人间尚有忠勇的人,才能改出这种“马不喝水强按头”的戏份,

这叫空喊口号,自我感动。

而且就这个场景,士兵举起的大旗都还是蓝色的,一部从头“蓝”到尾的电影,你却跟我说这是“满江红”?

那些站在历史巅峰的人不会知道自己有多重要,那些作出决定性行为的人也不会知道其结果的必要性,所以这部剧最后那个结尾,故意不杀秦桧,是要让他被千千万万代的后世唾骂!是因为我们是现代人,知道这个历史结局。

那易洋千玺的这个角色是怎么知道这个的?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,就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才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最重要的选择。

历史犹如滚滚车轮不断前行,是不会按照几个人的个人意志去改变的,人们都喜欢“人定胜天”,但大部分人只是作出了一个遵循历史规律发展的结果,顺势而为成就了自己。而这部戏里的偷换概念,把一则由历史推动演变的结果,功劳都安在了几个小人物身上,要歌颂小人物的生的伟大,死得其所。

我也只想说八个字:螳臂当车,不自量力。

4

从时代的角度

或许不是国师老了,是时代变了。

张艺谋的那个时代,物质从匮乏到繁盛,意识从压抑到喷涌,人人挣扎向上、极速扩张,他的电影几乎是完美契合了那个时代的痛点和欲点。

在经历过匮乏、压抑后,他的电影讲女性对封建主义的反抗,讲意识自由,讲恋爱与性自由,他的电影里的色彩是一种情绪宣泄,也是那个年代内心深藏的集体意识。

逐渐过渡到人人奔小康,物质和自由都不再是时代话题时,他的电影开始沉淀成了一种透明的纯色,带着光影的滤镜去怀念那个时代里的人,那么简单、淳朴、扎实,没有太多色彩的渲染,但是里面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光。

真的到了后期,从《金陵》到《长城》再到《悬崖之下》,他的电影就开始模糊不清,在纯粹与欲望之间挣扎徘徊,在坚守本心与讨好他人里反复切换,在商业片和艺术片之间找不到一个好的平衡点,感觉他在这个时期开始,就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桎梏中。

如今的时代已经进入“低欲望社会”,不需要再做过多色彩和情绪的宣泄,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直击心灵的东西,开始探索一些更精神层面、更形而上的东西,恰恰是这部分的思考,我在张艺谋的电影里,从来没有看到过。

这就类似于《三体》电视剧里面的汪三水问大史,“你值班的时候,从不抬头看星星吗?你从来没有想过我们是为什么活着?这个宇宙是为什么存在吗?“但是大史只顾着吃卤煮,说自己从不想这些问题。

但是这些思考,在新生代的导演里很容易看到,他们可能阵仗不大,剧情简单、画风粗糙,但是他们传递的东西一看就明白了,一看就被触动了,这是属于时代的人们心里的痛点和追求,

他们不需要迎合我们,只需要说出自己的观点,同频者,同道者,自会站在其身后,为他们点亮一簇微光。

而国师一直停在了属于他的那个年代,他的作品也越来越与这个时代脱轨,尽管画面依然精致唯美,场面恢弘壮阔,但是里面的光已经渐渐暗淡下去。

当我在大荧幕里看到无尽的暗沉沉的昏蓝色,只感到老迈者的暮气沉沉,以及暮气背后的寂寥和空洞。

那是曾经追逐的名望、财富、美色都被填满后,却没有寻求到一种更坚固的、更永恒的精神梁柱作支撑的大厦正在渐渐倾覆的苍凉感。
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【从头“蓝“到尾,你跟我说这是满江”红“?】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 文章地址:http://www.riyuangf.com/quote/19340.html 
     行业    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迅易网资讯移动站 http://qyn41e.riyuangf.com/ , 查看更多   
发表评论
0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