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导干部应对舆论监督的四点启示

   日期:2024-12-12     作者:tx2jh  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移动:http://qyn41e.riyuangf.com/mobile/news/6994.html
核心提示:近日,一则地方电视问政栏目《问政山东》的多个视频片段在社交媒体传播走红,引发舆论对问政类电视节目的关注与讨论。近年来,这

近日,一则地方电视问政栏目《问政山东》的多个视频片段在社交媒体传播走红,引发舆论对问政类电视节目的关注与讨论。近年来,这类电视问政类节目已十分常见,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。节目一般由地方政府或部门主办,通常包括现场问答、问政调查、职能部门解读、观察员质询和群众代表提问等环节,网民也可通过线上直播反映问题、提出意见。最后环节,由现场观众对地方政府的施政承诺打分测评,总结处置效果。在整个过程中,领导干部面对问题的即时反应是节目一大看点,部分干部因问题处理妥善周到、发言沉稳务实受到网民认可,但也有干部面对临时突发状况慌了手脚、状况百出,不仅没解决问题,反而制造出新的问题,形成负面舆情。法治网舆情中心通过分析电视问政节目内容及舆论反响,总结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地方领导干部应对舆论监督的四点启示,以供参考。

领导干部应对舆论监督的四点启示

1. 不说“官话”“套话”,直面痛点拉近距离

为体现政务工作的权威和正式性,领导干部难免会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一些官样文体,也就是俗称的“官话”“套话”。但在公开问政场合,领导干部脱口而出的一些程式性话语,听起来严肃、正式,但并没有触及问题实质。而且,问政类节目流程一般会涉及多个问题,如这类话语使用过于频繁,会放大表达上的瑕疵,给人以言语匮乏、态度不诚恳之感,容易将观众推向对立面。近日某期《问政山东》节目,面对视频中群众反映的某部门不作为问题,主持人询问该部门负责人“您上任以来,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”,这名官员尴尬地称“一直在为群众服务”,随后主持人追问“具体做了什么”,该名官员再次语塞,被网民吐槽是“表情僵硬得像是被按了暂停键”。又如,某期节目反映已建成的客运汽车站闲置两年都未能整体搬迁,主持人拿出红头文件询问早该完成的工程为何拖延至今,该市市长表示“原因肯定很多,肯定比较复杂”,引发主持人连环追问“投入使用今年肯定没戏了”等,最终市长给出“次年六月前投入使用”的明确时间表,才勉强“过关”。这些案例都提示,被质询的领导干部面对问题时更宜开门见山、直切重点,尽量减少使用“高度重视”“认真学习”“吸取教训”“进一步改进工作”等类似“套话”表达,以此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。如确实存在特殊情况,也可以向观众讲清具体的原因、依据以及应对举措,让公众将关注点放在问题本身而非表达方式上,正向引导舆情。

2. 避免前后矛盾,公开表态需以事实为基础

问政类节目最大特点就在于场景的真实性,特别是当前的全媒体直播等形式更加放大节目效果,地方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都被实时展现出来,一旦公开回应存在隐瞒或与客观情况不符,很有可能立刻在镜头面前遭到“打脸”。若以舆论传播效果来评估,由领导干部个人回应带来的次生舆情影响,对地方政府的形象冲击更大,因为在网民看来,这正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不扎实、不了解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。在《问政山东》某期烟台专场节目中,群众举报有人把农田里的沙私自偷卖掉,多次向政府部门反映但遭到相互推诿,主持人挨个点名当地政府主管官员,追问为何采砂乱象不止,卖沙地所在镇镇长回应“沙地施工监管难度大,制度不完善,新规暂时没来得及施行,所以沿用去年的(可以卖沙)规定”,但此说法与该市副市长所说的“今年绝对不允许个人卖沙”现场回复相矛盾,引发网民对当地“政令不通”“执法不力”的不满。领导干部在舆情事件中的回应不被信任,当地政府部门也就失去了舆论主动权。因此,领导干部在回应舆论关切时,首先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,对待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,尤其涉及核心事实、关键证据、数据统计等宁缺毋错,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和内容更不能信口开河,以免造成“相互打架”的矛盾局面。

3.注重及时反馈,实体舆情“双闭环”效果最佳

 
标签: 领导干部 问政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最新资讯
0相关评论
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推荐图文
最新资讯
点击排行
{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8471号